中心緣起


大腦、心智、文化、環境的雙向互動循環及支援探索此一互動循環的各學術領域。

人類渴望了解自我,其心靈活動更是引人入勝的問題,先哲思索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已達數千年之久。心、肝、肚、腸、腦都曾在不同時空下被認為是心靈活動的主宰。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研究,大家逐漸體認到心智活動與大腦有密切的關係:這個人體最精細複雜的器官,主宰著各項知覺、學習、記憶、思考、注意等心智活動。在二十世紀末突飛猛進的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使得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出現曙光。日新月異的技術使得認知神經科學家得以透過偵測與刺激腦部活動來研究人類認知(cognition)運作歷程。這提供了主觀認知報告之外的另一指標,使各式假設可以得到科學驗證。近年來,研究的主題逐步從認知擴及到情緒(emotion)與意圖(intention),甚至涉及到許多過去較難處理的高層心靈運作,造成心理學理論得以與腦科學的實證資料結合。此類整合性跨領域的研究不但使認知神經科學日益蓬勃,也形成「神經哲學」(neurophilosophy)、「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文化神經科學」(cultural neuroscience)、「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神經市場學」(neuromarketing) 、「教育神經科學(educational neuroscience)、「神經倫理學」(neuroethics)與「神經美學」(neuroesthetics)等新興次領域。由此可見腦功能研究會在人文與社會科學中扮演日形重要的角色,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文社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新場域。其原因在於它們嘗試解決過去兩千年來困惑一人類的三個基本議題:

  1. 心靈與肉體(mind-body)問題:身體的運作(包括神經系統活動)如何產生人類心智的主觀感受,主觀思想又如何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與結構而指揮行為?
  2. 先天與後天(nature-nurture)問題:由演化與遺傳而來的肉體特質,如何與生存環境或社會文化互動,從而發展出個體獨特的神經系統,展現出智力或性格方面的多樣性,從而影響行為?
  3. 結構與功能(functional localization)問題:人類神經系統在執行不同心智功能時,其表徵系統是分散而可變的還是集中而固定的?神經結構的活動如何反應感覺、思考、情緒與意識中的內容?

我們對於這些問題的基本觀點是:人性是天賦遺傳與社會文化的共同產物,大腦與心智是這個產物的一體兩面。它的變化不僅在個人的一生中進行,也在世代中進行:大腦、心智、文化與環境具有永不止息的雙向互動。在此觀點下,要解決心與腦之間關係的,需要有如圖 1 所示將社會環境與人類文化納入考量,才能獲得完全的解決。從大腦、心智、文化與環境循環互動的架構出發,在探討心智歷程與神經機制關係的本質上,可以依循著下列四個主軸進行:

  1. 表徵的對應:環境刺激、身體狀態、主觀感引發或伴隨的各式內隱或外顯的心智運作如何對應到大腦不同區域活動。神經系統活動是以何種方式表達心智活動的內容?
  2. 差異的存在:不同的個人性格、特定的社會環境或殊異的文化氛圍下如何調節各項心智歷程在腦中的活動?
  3. 經驗的影響:探討身體(運動、創傷或病變)、心理(學習、教育、靈修)以及社會(模仿、從眾、受迫)等經驗三者如何交互影響大腦運作使心智產生變化?
  4. 發展的歷程:前述先天差異與後天經驗如何從出生到老化的過程中交織影響個體心智與大腦的互動變化?

本計畫將從這四個方向出發,推動腦與心智關係的研究,以期有助於大腦研究在國內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生根,同時發展出研究特色,對國際學術社群做出特殊的貢獻。在這樣的研究取向中,進行兒童或成人長期追蹤、比較不同文化以及研究不同形態生活的心智會是十分必要的。再者,雖然個別差異常在求取一般性原則時被視為雜訊,但其實內中攜帶了個人先天與後天的烙印,值得被當研究對象。因此,個別差異的信號應重新被認真對待。同時,人類行為不全然由其認知主導,還涉及情緒與意志的層面。這些超越「智力」的心靈活動,更深受其所處的社會環境與文化氛圍的左右。同樣的,神經系統的活動,不僅涉及認知,也涉及其他心靈活動。更重要的是,腦並非單獨存在,它的一切,深受身體內部運作的影響(包括天賦的基因),身體狀態對於腦的回饋,近來被認為視覺定認知的一個關鍵因素,甚至有學者抱持「延伸式認知」(extended cognition)的觀點,認為要理解認知或心靈活動,必須要整合大腦、身體與環境彼此的交互作用,才能克盡全功。

基於這樣的學術觀點,導致台大、臺師大與北教大的研究團隊認為二十一世紀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研究範疇,將超越過去腦與認知互動的單純理念,而會擴展到尋求身體、心靈、文化與環境的交錯,如何在具有可塑性的人腦留下痕跡,導引人類在自然、生態與社會文化環境中的行為。是以利用 MRI 與 MEG 所獲得的腦影像,其實是所代表的是身體運作、心理活動與文化傳承映射在腦中的「意象」(imagery)。有鑑於此,台大團隊擬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所支援的 MRI 與 MEG 這兩部儀器成立一「身體、心靈與文化整合影像研究中心」,透過不同軸向的研究,使得對心智大腦互動的探討,更能逼近人類真實的狀況。當然,這也對實驗設計與工程操作構成極大的挑戰,是以本計畫將極端依賴台大優異的醫學工程團隊協助人文社會科學者解決這些困難問題。醫工團隊也將在與其他學校人才合作,提出一套訓練課程,協助人文社會科學學者熟習大腦的運作及儀器的使用。在本計畫中,也將詳細描述機器的維護、運轉與更新的過程;如何訓練人才,推動尖端議題研究,發展台大團隊研究的獨特特色;如何建立制度,公平分配使用時間,並且提供咨詢服務,幫助人文社會科學家解決難以跨越的科學技術的障礙。


前中心主任 梁庚辰

about/origin.txt · Last modified: 2022/07/29 11:06 by humafi0921
Back to top